October 5, 2008

論畫質...

其實有點掙扎是否應該寫上這一篇分享設定的文章... 因為針對視頻播放領域的相關技術解釋,在這篇文章可能需要很多,而在這方面我的知識是較不嚴謹的,所以...

對於大部分人而言,用電腦觀看影片不外乎就是點兩下播放的事情,最重要的是能看還是能看,畫質上的區別也多半歸咎於硬體上的不同,此篇文章是希望多少能更正一些觀點,並設法達到軟體播放上畫質的最佳設定

先談播放軟體:

市面上數不盡的播放器,有哪些是比較好用的呢? 在這邊需要解釋一下播放器與解碼器是不同的,兩者並不總是合在一起的,在這邊由於平台優勢與複雜度的關係,只談論Windows下的環境,Linux與Mac OS播放的環境方案選擇不多,一般也不用考慮設定的問題,相對來說,Windows就顯得複雜許多...

一般影片播放,需要經過解碼器的解碼,再透過播放器播放,播放器僅提供介面呈現、控制和後期調整,而解碼器則依照影片的編碼不同,往往需要相對應的解碼器來解碼,如果影片格式屬於封裝格式,像是avi、mp4、mkv之類的容器格式,則還需要分離器作資料分離的動作,自容器中分離出影像和聲音,再各自解碼,最終透過播放器播放,mkv還可封裝字幕,是相當方便的格式,需注意的是,有些影片的字幕是已經後製在影像上面,那是無法分離的

考量到商業授權的關係,一般建議使用的播放器,除了Windows內建的Windows Media Player之外,一般是推薦使用Media Player Classic和KMPlayer,Media Player Classic是由Gabest所開發,擁有與Windows Media Player 6.4幾乎相同的介面,因此常有人將兩者弄混,MPC已經開放原始碼經由GPL授權方式發佈,目前最新版本是6.4.9.1,也有基於MPC另外發展的Media Player Classic Homecinema,在MPC的基礎下增加EVR等新特性的支持,是習慣使用MPC和需要新功能的令一個選擇,至於KMP已經在許久前的文章介紹過,就不再介紹了

無論是MPC還是KMP,都提供了許多方便自訂的選項,可以供使用者選擇影像輸出的相關設定,而除了播放器,我們還需要解碼器,一般而言,MPC和KMP都內見了一定程度的解碼支持,已經可以勝任許多格式的播放,不過日常實際需求其實相當繁雜,顯然是需要一些額外支持,在這邊一般是推薦使用一些具有公信力且不錯評價的解碼組合包,像是K-Lite、完美解碼、終極解碼等等,注意有些播放器組合包含有大量廣告成份,誇大其功能和自許為開發商的無敵山寨... 這類東西就不要再用了,還有許多更好的選擇,自己選擇需要的解碼器各自安裝也是一種方法,只是往往步驟相當複雜,還需考量相容性的問題,而一般解碼包都會自行設定,可以省去許多麻煩,當然想要自行更換設定也是可以的,除了解碼包,ffdshow也是不錯的選擇,一個解碼器就能通吃許多格式,可以說是全能的解碼器,是相當棒的開源軟體,一般解碼包也會包含它,只是針對一些特定格式作其他的選擇,至於字幕,MPC和KMP內建自己的字幕引擎,一般是不需要外掛的字幕程式,附帶一提的是,K-Lite Codec Pack有Full、Standard、Corporate三種版本,Full支援最廣,Standard則是簡化的版本,Corporate則是以開源、免費解碼器為主的版本,K-Lite Mega Codec Pack則是Full版加上對Real Media格式的支援,一般建議安裝這個版本

再談色彩:

在解說軟體設定之前、必須先瞭解平面顯示器的分類,對於顯示器這方面可以說得太多... 一般需要先瞭解LCD面板的差異,畢竟這是目前最大的主流,由於技術性文章相當冗長,這裡提供一篇PCDVD整理的文章,各種面板解說文,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而言,TN面板的佔有率是毋庸置疑的,畢竟它相當便宜,舉個簡單例子來說... 買同尺寸的液晶螢幕,可以直接說,價格差不多的同級液晶螢幕,"全部"都是TN面板,其他較好種類的面板,價格都落在一般TN面板的1.5倍到2倍以上,一般人是不會考慮的,往往直接的想法是同樣是液晶螢幕,尺寸也一樣,憑甚麼這麼貴... 其實這不單單僅是品牌的差異而已... 也因為市場競爭激烈,一般也只買得到TN面板的液晶顯示器

既然絕大多數是TN面板,那麼可以先瞭解,在TN面板下,顏色其實都是相當糟的,一般TN面板的可顯示色階是6bit,也就是2的6次方,因此實際上只有64級的灰階,與一般常用的8bit 256級色階是相差蠻多的,透過數位抖動(Dither)模擬缺少的顏色,勉強可以看起來接近8bit,一般顯示卡驅動程式也能提供一定的色彩強化,TN面板除了成本優勢之外,由於分子旋轉速度快,延遲時間可以很短,一般標榜著超低延遲的液晶螢幕,也大多為TN面板,液晶由於其特性,難以做到純黑的顯示,所以一般顯示黑色時,仍然會因為背光的關係,而看似黑灰色,這點在液晶電視上改進比較多,電腦螢幕相對就較差一點

以上談的是硬體上的差異,無法改變,那麼我們也只好在軟體設定上花多一點的心思,至少達到軟體上是最好的顏色輸出,切入重點,一般數位視頻的色域是YCbCr國際標準,與電腦的RGB色域有所差異,Y值代表著灰階度(亮度),CbCr則分別代表藍色和紅色的色差度,而灰階度換算到RGB範圍只有16-235,電腦標準範圍是0-255,因此一般影片在電腦螢幕上顯示會有偏白灰的現象,這是正常的,但是一般播放軟體預設設定,是以Overlay Mixer輸出,其顏色會在顯示卡中,先作16-235 -> 0-255的插值運算,雖然顏色不會偏白灰,卻又是另一個問題,傳統上,ATI與NVIDIA在Overlay的處理算法上有所不同,因此常有ATI顏色表現優於NVIDIA說法,實際上只是驅動程式的預設處理方式不同罷了,而Overlay Mixer實際上由於是顯卡處理顏色轉換動作,所以播放時擁有最好的效能,但也由於這個原因,Overlay的畫質其實難以掌握,也無法由軟體作後製,因此畫質無法改變,只能由驅動程式控制,剛提到顯卡會在內部作處理,實際上這個算法由廠商決定,處理方式也不同,ATI的顯示卡能有較好的顏色表現,而NVIDIA則顯得糟糕很多,甚至有色偏的現象,當然不同世代的顯示核心,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,但Overlay Mixer畢竟是相當老舊的技術,在時代趨勢下也面臨淘汰的命運,從微軟推出以DirectX實現視頻播放開始,由於擁有更好的擴充和支援,加上CPU運算能力的提昇,可以依賴CPU來做大部份的運算和後製,而到了高畫質時代,又由於影像的解析度大為提昇,資料流量相對龐大許多,低階和老舊的CPU處理上已經顯得相當吃力,則又開始了硬體加速的話題,顯示卡經由DXVA可以實現直接對視頻作解碼處理,再將結果經由DirectShow輸出,由於顯示卡的核心架構,其浮點運算能力是CPU難以比擬的,相當適合此類運算,這也是未來許多應用的趨勢,包含科學運算、物理模擬、影像處理、聲音處理等等,傳統上顯示卡只做3D處理的思維在未來已經不再適用,而相對於Overlay Mixer,在DirectX下則有VMR 7/9的輸出方式,詳情可以參考微軟對VMR的說明,一般設定上,如果顯示卡支援DirectX 9以上,建議是選擇VMR9輸出,會有最好的畫質

以VMR9輸出時,影像是以最接近原始畫質的方式呈現,也由於不會經過顯示卡的色域轉換,因此會有剛提到的顏色呈現上會有白灰的現象,因此需要透過軟體的修正,將16-235轉換至0-255,雖然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失真,不過對視覺上是有比較好的效果,而色域轉換這個步驟,可以透過驅動程式或是DirectX 3D的Shader來實現,驅動程式來說,ATI應該已經預設會有這個動作,一般不用設定就能有正確的顏色輸出,而NVIDIA則需要一點步驟,首先是顯示卡驅動程式版本需要84.21以上,依照NVIDIA提供的技術說明:

1. Launch regedit and determine the current primary display card by looking in
HKey_Local_Machine\Hardware\DeviceMap\Video
and note the GUID (global unique identifier assigned by Windows), which is the long string in brackets { } at the end of the entry "\device\video0".
2. Look in
HKey_Local_Machine\SYSTEM\CurrentControlSet\Control\Video\{GUID}\0000
where {GUID} is the number derived from the previous step.
3. Open the "0000" directory and create a new DWORD called VMRCCCSStatus and give it a value of
0x3 - to force use of the standard YUV range of 16-235
0x1 - to force use of the extended YUV range of 0-255

這裡需要提的是,經測試設定為3才是正確的,上述最後的說明可能有誤,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登錄檔,更改其中的GUID值為自己所查到的值,複製至筆記本中,另存為.reg檔案執行套用就可以了:

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.00

[HKEY_LOCAL_MACHINE\SYSTEM\CurrentControlSet\Control\Video\{GUID}\0000]
"VMRCCCSStatus"=dword:00000003

以上的方式僅對XP有效,VISTA由於驅動程式架構不同,又預設使用新的EVR(Enhanced Video Renderer)輸出,相對於VMR9又是更新一代的技術,所以有點特殊,不過可以使用NVIDIA最新版的顯示卡驅動程式(177.xx以後),在驅動程式控制面板中,點選至 Video & Television > Adjust video color settings > With the NVIDIA setting > Advanced,就可以設定Dynamic range,由原本的Limited (16-235)改成Full (0-255)就完成了,此方法XP下也適用,這是最簡單的方式,使用新版驅動程式時,以上的登錄檔方式也會無效,也不再需要了



除了驅動程式支援之外,也可以選擇使用DirectX的Shader功能實現色階轉換,MPC已經內建此Shader函式,只需要在 Playback > Output 中設定使用VMR9 (renderless)並設定為3D surfaces就可以使用Shader功能,然後在播放影片時在滑鼠右鍵選單中選擇 Shaders > 16-235 -> 0-255 就完成了,如果無法使用或無效,請更新DirectX End-User Runtimes至最新的8月版

再談解析度:

由於液晶本身沒有顏色,也不發光,發光來自於背光模組,顏色來自3色濾光片,每個Pixel會有3個或4個液晶體,所以規格上來說,液晶本身畫質是不好的,不過由於每個Pixel相當小,因此我們很難發覺,也有一些技術就是針對液晶螢幕這個特性而產生,像是微軟的ClearType即是優化液晶顯示字體的技術,也由於液晶螢幕屬於每個Pixel固定大小的顯示器,所以解析度是固定的,像是15吋解析度一般是1024*768、17吋1280*1024、22吋1680*1050、24吋1920*1200,這些是由液晶本身的大小和點距決定的,是先天硬體的限制,無法改變,點距小的螢幕畫面自然就顯得細緻許多,像是有些22吋螢幕也開始使用1920*1200或是16:9的1920*1080的解析度,這就比一般螢幕細緻,也因為如此,在液晶螢幕上設定不屬於它的標準解析度時,實際上是用模擬的方式顯示,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模糊,這是直接可以避免的... 如果只是需要字大一點,免得看起來吃力,可以藉由調整字體DPI來放大,不用改變解析度,一般是非常不建議使用液晶的非自身解析度,因為嚴重影響畫質

任何影像在電腦上也有屬於自己的解析度,一個Pixel對螢幕的一個Pixel,當我們需要改變它的大小時,同理也需要經過模擬運算,一般是Nearest neighbor、Bilinear和Bicubic三種方式
Nearest neighbor: 直接使用最鄰近的像素
Bilinear: 使用周圍2x2 4個相鄰像素做垂直和水平的線性內插
Bicubic: 使用周圍4x4 16個相鄰像素做內插,依照距離不同有不同權重,算法較複雜
Bicubic是其中最好的方式,同樣也可以在Resizer中設定,需要顯示卡支援Pixel Shader 2.0,一般支援DirectX 9.0就需要支援PS 2.0

不過此類運算都是一種模擬,因此最佳畫質仍然是建構在1:1的解析度下,由於電影多半是寬比例,播放時通常只會對到水平解析度,垂直會有黑邊,但只要影像能以原始解析度顯示在螢幕上就好了,黑邊通常可以拿來放字幕,既不影響畫面,也算是方便的應用

談硬體加速(DXVA):

DirectX Video Acceleration是微軟針對視頻播放提出的一種加速方案,隨著藍光電影的普及,Full HD畫質的影片逐漸成為流行,加上全新的H.264和VC-1編碼技術,用同樣體積的大小可以容納更好畫質的影片,用更高容量的藍光光碟,不僅可以容納FULL HD的全長影片,還能加上不失真、高動態的環繞音效,這些跨時代的技術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,不僅是顯示器需要達到1080P的解析度,還要有相當高效能的電腦才有辦法順暢解碼這些高畫質影片,這在舊一點的CPU上是相當吃力的,因此需要顯示卡的超強浮點運算能力,透過PCI-E的高頻寬,使得顯示卡負擔高畫質視頻解碼變成可能,使用DXVA時,不僅需要顯示卡支援,在解碼器也需要相對應的支援,這也回到一個問題,就是硬體加速的影像,其畫質是由顯示卡處理決定,軟體可控制的選項並不多,加上要達到DXVA的條件限制相當嚴格,對H.264和VC-1的硬體加速更是如此,不過隨著硬體的進步,這問題逐漸會被忽略,由於新CPU的性能不斷被推進,直接使用軟體解碼,憑藉CPU的強力效能負擔所有處理,"硬吃"的暴力王道仍然逐漸會成為主流,由於可自訂性更高,對畫質的掌控更好,而且最輕鬆簡單,個人覺得軟解仍然是最好的畫質輸出方案,當然要電腦性能夠強...

我想不管是什麼使用者,希望在欣賞電影或是音樂時能享受到高畫質和高音質是必然的,只要不麻煩的話,我想絕大多數人都願意使用,但困難點就在於事實是很麻煩的,只因為一般方便的方案,都架構在最簡單、相容性最高、條件限制最少的環境下,就算瞭解軟體的調整有助於改善畫質,沒有好的硬體性能通常也是枉然,而膚淺的瞭解也往往造成錯誤的誤解,有時候並不是軟體的錯... 也不是使用者的錯...

文章中提到的設定,實際上只有一點點,主要是以MPC作說明,Vista建議使用MPC-HC,KMP也可以照例使用,唯獨對於Output中Surfaces的設定在KMP中會有錯誤的顯示畫質,建議使用預設的2D surfaces就好,原因不明... 或是直接使用品質模式

此篇文章絕大部分的解說在於觀念上的說明,這是最重要的,以下整理一下調整的示範和畫質比較



16-235

0-255


16-235

0-255


以上都是以VMR9 (renderless)輸出,Overlay Mixer則是色崩相當嚴重,亮度較暗,顏色也偏紅,因為沒辦法擷取圖片... 所以無法比較... 不過差異是相當明顯的,而判別色階是否有修正有個簡單的方法,以上例來說,倒數兩張黑色的部份,應該為全黑,一般電影後面的演員表部份的背景一般都是黑色,可以利用全螢幕播放時螢幕上下產生的黑邊與之作比較,0-255是看不見邊緣的,16-235則很明顯有黑色與黑灰色的分界,相當容易判別,白色亦然,推薦優先使用驅動程式支援的方式,若無效再使用Shader,MPC與KMP應該都有內建修正的Shader功能,若沒有,MPC可以在 View > Shader Editor 中手動添加:

sampler s0 : register(s0);
float4 p0 : register(c0);
float4 p1 : register(c1);

#define width (p0[0])
#define height (p0[1])
#define counter (p0[2])
#define clock (p0[3])
#define one_over_width (p1[0])
#define one_over_height (p1[1])

#define PI acos(-1)

#define Const_1 (16.0/255.0)
#define Const_2 (255.0/219.0)

float4 main(float2 tex : TEXCOORD0) : COLOR
{
return( ( tex2D( s0, tex ) - Const_1 ) * Const_2 );
}

KMP選擇品質模式預設就會強制使用RGB模式輸出,不需再使用Shader轉換,當然也可以自行在 視訊 (進階) > VMR9像素著色器 > 編輯 中新增以上的代碼,再套用此Shader,不過說到這... 千萬不要在驅動中設定了色域轉換,又使用Shader... 顏色一轉再轉也只是更偏而已,KMP的RGB模式也是同理,同時只要選擇一種轉換方式並轉換一次就好

September 12, 2008

COMODO Internet Security 3.5 BETA

COMODO的網路安全套裝COMODO Internet Security終於在今天發布了第一個公開測試版



這是COMODO首次將Comodo FirewallCOMODO Antivirus整合在一起,COMODO的防火牆非常有名這點許多人都知道,不僅完全免費,其功能和防護能力在許多評測上也總是占據前幾名的位置,這裡提供一份來自matousec最新的九月份測試報告作為參考,而COMODO的防毒表現則沒這麼厲害了,不過值得一提的是,自從Comodo Firewall邁入第3代開始,加入了Defense+功能,即是HIPS(主機入侵預防系統)

HIPS是近幾年來相當熱門的安全防禦話題,HIPS功能一般包涵了3D: AD(Application Defence)應用程式防禦、RD(Registry Defence)登錄表防禦和FD(File Defence)檔案文件防禦,隨著世界資訊網路的進步,傳統的防毒軟體已經逐漸跟不上病毒發展的速度,病毒碼的更新速度已經無法滿足安全需求,因此許多防毒軟體紛紛加入啟發系防護,針對病毒的行為做出判斷進而阻止破壞,但這些都是因應病毒的進化而產生的手段,HIPS帶來的是另一種思考,絕大部分的病毒甚至軟體,在進入電腦時,都需經過存取的動作,才可以執行,這是必然的條件,通常我們執行或是安裝某些軟體,我們並不了解它究竟更動或新增了哪些東西,若是執行過程中防毒軟體並沒有偵測到具危險能力的病毒,電腦在此刻就可能已經被入侵感染了,而HIPS的思維就是在存取之前進行攔阻,讓使用者判斷該動作是否安全,無論是何種對電腦的變更動作都是如此,理論上來說,只要使用者具備判斷的專業能力或是設定相當安全的判斷規則,HIPS基本上是可以取代防毒的,而防毒廠商也了解這點,因此最近的防毒軟體也逐漸加入了HIPS的功能,甚至Vista中的UAC也是在這種概念下所產生的,但HIPS的操作在一開始的想法中,就並非一般人適合使用的,因為需要專業的電腦知識,因此大部分的HIPS都有自動規則,而Comodo Firewall的HIPS提供了許多模式給使用者選擇,可以讓用戶自訂規則搭配軟體自動判斷,是相當方便的,不過仍然還是建議使用前需要一點心理準備,畢竟對大部分使用者而言,這是相當煩人的... 若真的不習慣,也可以選擇關閉Defense+,只保留防火牆功能

HIPS(Host-based Intrusion Prevension System)是不含網路防禦的,因為它定位在主機端,對應網路的是NIPS(Network Intrusion Prevension System),因此需要防火牆,整合HIPS是新一代防火牆的趨勢,不過這部分防毒軟體也會紛紛加入,畢竟防毒比防火牆更有理由加入HIPS,因此Internet Security的整合套裝便逐漸受到市場的歡迎,或許這對喜歡各求所需的電腦玩家可能不是那麼具吸引力,不過整合的確是趨勢,因為無論是防毒、防火牆、HIPS,逐漸進化的結果,往往會造成功能上的重複和衝突,不同廠商的產品可能因此使電腦崩潰,或是資源占用過多的情況,選擇一個廠商的套裝產品對大多數人是很好的選擇,而這部分COMODO是我見過最好並且還是"免費"的,這點我覺得相當重要... 而在COMODO未來的規劃中,還會逐漸加入沙盤和系統備份等等功能,系統備份大家都了解,至於沙盤(Sandbox)則又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...

Sandbox英文翻譯是沙盒,而一般人稱做沙盤,這和我們常聽到的沙盤推演應該是一樣的意思,都是主張虛擬化的技術,沙盤有趣的地方在於,它並非所謂VM(Virtual machine)的虛擬系統,沙盤只在系統裡區隔出一塊虛擬化的環境,在這環境的操作和一般的系統並無區別,這大致和VM原理相同,但沙盤只在基於系統(OS)環境下,對需要的程式執行進行虛擬化,比如說我希望讓網頁瀏覽器在沙盤中執行,所有瀏覽的暫存檔案都只會放在虛擬環境中,我希望的話,我可以很輕鬆將它們移除,對沙盤外的實際系統是一點影響都沒有的,當我在虛擬環境中儲存了一個檔案,雖然可以在沙盤中看到該檔案,但在實際系統中卻是不存在的,這延伸出一個很棒的概念,當我們需要安裝一個軟體卻不確定它的安全性時,此時可以將它安裝在沙盤中,安裝執行都在沙盤中完成,執行效果和一般操作是一樣的,當確定是毫無問題並安全時再將它安裝在系統中,這很大幅度提升了安全性,沙盤實現的是無痕式的操作和安全的區隔空間,需要一提的是,目前對於需要驅動層的軟體是無法在沙盤中執行的,這在VM上也有類似的問題,是比較不便的地方

http://www.personalfirewall.comodo.com/download_firewall.html
* 2008/10/24 已更新為正式版下載地址

COMODO Internet Security是免費的,其單獨組件COMODO Antivirus和COMODO Firewall同樣也是免費的,不過目前只有提供英文版本,加上設定選項還挺專業和複雜,這是需要考量一下的,並不建議對電腦操作恐懼的人使用... 若對COMODO Antivirus不具信心的使用者,也可以選擇Antivir小紅傘和COMODO Firewall的單配,俗稱紅豆... 還挺可愛阿... 若是Kaspersky Anti-Virus 2009的使用者,必須說的是,由於2009版加入了主動式預防防禦,已經具備部份HIPS的功能,因此會與COMODO Firewall衝突,需要特別注意,同樣規則也適用其他搭配,擁有相同功能會衝突是必然的,尤其是HIPS

安裝COMODO Internet Security或是COMODO Firewall之前,需要確認電腦裡是乾淨的,也就是沒有中毒、感染木馬或是間諜軟體,由於預設安裝時,Defense+的預設級別是Clean PC Mode,在此模式下所有電腦裡的程式都會假設為安全的,存取動作都會學習到安全規則中,也因此必須確認是乾淨安全的系統才設定在Clean PC Mode,在安裝過程中COMODO會自動完整掃描一次,不過並不是十分準確,如果無法確定是否安全,建議手動調整到Safe Mode,此模式下所有未在安全清單中的程式存取動作都會詢問,需要一點耐心設定,至於防火牆預設級別就是Safe Mode,不建議更動,如果對於P2P有重度使用的需求,或許可以關閉Log紀錄,由於在同時大量網路連接的情況下,如果防火牆此時有持續的封鎖動作,將會產生大量的Log動作,可能會導致CPU負載過高的情況...

September 3, 2008

Google Chrome

Google在今天閃電公佈了自行開發的網頁瀏覽器 Google Chrome ,可以說是給市場投了一顆超大震撼彈... Google Chrome與Apple Safari一樣基於WebKit引擎,目前屬於公開測試的階段,並且開放原始碼,有興趣的可以試玩看看...



Google Chrome在使用上與Firefox、Opera和Safari各有一點相似,可以說是融合了各自的一些特點,試用後的整體感覺是陽春了一點,雖然瀏覽速度很快,自行開發的JavaScript引擎"V8"更是到了神速的境界... 介面外觀和特效的設計也很特別,簡潔漂亮,有Google的風格,不過卻沒有加入時下流行的Rss Reader,功能上顯得欠缺甚多,在一些設計上也顯得不是很大眾化,剛開始會有點不習慣,不過作為初入市場的第一個測試版本,表現卻是讓人意外的好,Google的光環在往後應該能燃燒得更旺吧...

我倒是蠻希望在往後能加入對Google眾多服務的內建支援,像是Gmail、Picasa、Youtube、Google Maps等等,不過希望是可選擇性、類似擴充的形式,還有Opera的滑鼠手勢等等... 總而言之,Google的網路傳奇是不是能靠Google Chrome再更上一層樓呢... 猜不透阿...

← 個人覺得還挺可愛的Logo,不過聽說看起來像...

↓ 神奇寶貝球...

August 26, 2008

Intel Core i7

Intel前陣子公佈了下一代處理器的新名子,也就是Nehalem架構的四核心64位元處理器Core i7,支援超線程,因此總共會有8個線程... 蠻酷的阿...



左邊的藍色logo是一般版本的Core i7,右邊的黑灰色logo則是貴到嚇死人的Extreme Edition... 迎接Core i7最重要的變化有很多,除了可愛的新logo之外呢,針腳腳位也會換成新一代的LGA 1366/1160,所以現在市面上的主機板都是完全不相容的,Core i7內建了記憶體控制器,搭配的最新晶片組將是北橋X58 + 南僑ICH10/R,單晶片的時機似乎還未到,同時高端系列還會支援"三通道"DDR3記憶體,屆時應該可以看到6個記憶體插槽... Core i7將在2008年Q4上市,先登場的是高端LGA 1366版本,主流市場的LGA 1160在明年才會上市

我不曉得為什麼這次需要分兩種腳位,畢竟這給市場很大的區隔性... 當然不僅僅只是腳位不同,其他還有許多特性像是QPI和三通道記憶體在低端版本都被取消,低端的再怎麼樣都只能換低端... 除非CPU連主機板一起換掉... 所以呢... OOXX... 不過再怎麼說啦,這都是一個新的改變... 是吧是吧...

Intel網站原始新聞稿上提供了Core i7 logos的原始向量圖檔下載位置:
Intel® Core™ i7 processor
Intel® Core™ i7 processor Extreme Edition

August 23, 2008

Opera 9.52 Final & 9.60 beta...

來自挪威的Opera是一個具備分頁瀏覽和整合rss reader和email client的網頁瀏覽器,號稱是地球上最快速的瀏覽器... 不僅擁有屬於自己的排版引擎,還擁有相對於其他瀏覽器更為先進的功能特色,具備高度安全性,也嚴格遵守W3C網頁標準,在從前也因此導致網頁相容性不佳,不過在最近的發展中,各瀏覽器也開始標榜對標準的遵守和執行能力,相容性問題已經改善許多,因此推薦使用!



Opera 9.5開始使用全新的介面風格,不過也只是外觀改變... 使用上還是一模一樣的
Opera - Free Download
新版本主要新增了Opera Link同步化功能,試用的感覺還不錯...

Opera snapshot / weekly (測試版,每週更新)
http://my.opera.com/desktopteam/blog/

Opera內建許多有趣的功能,有些甚至鮮為人知... 偶爾的無心發現往往非常有趣,其實Opera提供了很完整的教學說明,其中的"鍵盤快速鍵"和"使用滑鼠"建議使用者都先看一下,可以幫助上手,使用起來也更輕鬆

i. Opera內建繁體中文介面,不過在某些環境下可能發生介面字體顯示參差不齊的情況,可以將功能設定的網頁一般字型設定為微軟正黑體,介面文字也會跟著改變並正常顯示了

ii. Opera內建BT下載功能,如果不習慣一般也不建議使用它,可以在網址列輸入opera:config進入功能設定編輯器,在BitTorrent的子項中取消Enable,就可以關閉內建BT,改用預設程式下載

iii. Opera的右鍵翻譯有個小Bug,雖然在繁體中文介面下,右鍵功能表裡有繁體中文翻譯的功能,但實際上卻是日文翻譯,簡單的修正方法是打開Opera安裝目錄下的search.ini檔案,將 [Search Engine 30 (or 31)] 中的 URL=http://redir.opera.com/translation/?text=%s&from=en&to=ja 的 ja 字串修改成 zt ,下一個 [Search Engine 31 (or 32)] 也作同樣的動作,修改後儲存並重開Opera即修正為繁體中文翻譯了

當然Firefox也是很不錯的,不過功能性必須靠附加元件擴充,相對的預設功能較少,有好有壞...
其最新版已經到3.0.1,最近將會有3.0.2的更新
Firefox 3.0.1

Mozilla Firefox ftp (nightly是每日更新的測試版,3系列的多國語言版在latest-mozilla1.9.0-l10n目錄中)
http://ftp.mozilla.org/pub/mozilla.org/firefox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