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ly 7, 2007

Battle of Iwo Jima

今天看完了兩部有點特別的影片,為什麼特別呢... 因為是同一個導演在同一個主題下以兩個不同的主觀角度所拍攝的,《硫磺島的英雄們》與《來自硫磺島的信》是大導演克林伊斯威特的作品,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也參與了製作,兩部片製作陣容幾乎相同,前者較後者早上映了三個月,但主題都是描述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尾聲的硫磺島戰役,唯一不同的是,前者是以美國的角度拍攝,《來自硫磺島的信》則完全是以日本的角度詮釋,演員全都是日本人,劇本、對白更是全以日文演出,本片不僅成功獲得最佳外語片金球獎,並獲得4項奧斯卡提名,其中包括最佳影片獎,算是相當傑出的作品,如同前述,《硫磺島的英雄們》與《來自硫磺島的信》兩部片以美日不同的角度詮釋硫磺島戰役,二部曲的搭配考驗了觀眾的心理,既大膽又嚴謹,可說是震撼人心的作品...



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,日軍和美軍為了爭奪硫磺島進行了一次雙方傷亡慘重的激戰,二次大戰末期,日本已經失去制空與制海權,硫磺島戰役最終演變成精神上的戰鬥,由於日本的慘敗,使得孤立在島上的22000名日本士兵無法獲得支援,此次戰役日本方僅有一千多人生還,而美方則有6千多人死亡,高達2萬多人受傷,在《硫磺島的英雄們》片中,主題大多圍繞在"英雄"上,故事是述說在硫磺島戰役期間,美軍一張在山丘上插旗的照片,照片中的角色有3人被接回國當作英雄宣傳購買國債,但他們3人都了解真正的英雄並不是他們,而照片的爭議也逐漸在媒體間傳開,在美國的宣傳角度上,插旗的照片象徵了勝利,也能給予人民信心支援國家的財政,但事實上插旗的當時美軍並未獲得勝利,而除了他們3人之外參與插旗的同袍也都喪失了性命,但失去生命的並未受到表揚,而他們也逐漸了解到英雄的"不實際"與壓力...



《來自硫磺島的信》的場景則大多在硫磺島戰場上,因為所有的硫磺島日本軍人幾乎都在此次戰役中喪生,除了死守地洞外別無退路,片中由渡邊謙飾演的中將栗林忠道是真實存在的人物,他因為周遊過美國,因此認識了美國文化,也受到了美國人的尊敬,他反對日本對美國開戰,但硫磺島戰役也使他的軍人精神表現的更受人尊敬,劇情多集中在他和一個非常平凡的日本兵西鄉身上,西鄉是一個麵包師傅,家裡有個年輕的老婆和已出世卻未曾見過的女兒,當他們知道自己不可能活著離開時,他們所面臨到的心理掙扎和栗林的英明領導成了明顯的對比,其中也凸顯了日本的武士精神在現實戰爭中的不實際,儘管渡邊了解也無力改變,最終主角僅有西鄉存活,而西鄉和栗林共同擁有的也是本片最重視的就是他們的依靠,他們都擁有期待他們平安的家庭,劇中數不清的信件可說是本片最感性的地方了...



戰爭片最棒的地方往往就在它的場面特效和音效的震撼力,我覺得今天介紹的兩部片都很棒! 當然許多鏡頭是限制級的... 不過也蠻符合兩位大導演的風格,史蒂芬史匹柏的《搶救雷恩大兵》也是戰爭片的經典之一,還有《辛德勒的名單》和《慕尼黑》都是描述真實歷史的電影,《硫磺島的英雄們》與《來自硫磺島的信》劇情的表現當然也是相當不錯,我都覺得很棒,克林伊斯威特踏入歷史性寫實戰爭主題這還是第一次,相對的比較之後並不會覺得遜色,也可稱作是經典了,戰爭沒有真實的對與錯,就如同《硫磺島的英雄們》簡介中提到「置身前線,沒有害怕的權利」,戰爭中士兵們的體會遠比對與錯更為真實... 如果不排斥看戰爭劇情片~ 不討厭噁心血腥畫面~ 家裡喇叭螢幕還不錯~ 就推薦給大家吧~

0 comments: